近日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提出,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努力为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等多作贡献。会上发言的企业负责人也多来自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的非公有制企业。这是对非公有制企业能力的肯定,也赋予其打通技术和市场、链接科技与产业的使命。
登顶多国应用下载排行榜的DeepSeek,在春晚舞台表演“赛博秧歌”的机器人,完成6000米海拔物资运输的无人机,产销量领跑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细数近两年的代表性创新产品,许多都出自非公有制企业。这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创新机制,一方面能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及时作出调整科研方向和策略,比如,一些做基因研究的公司捕捉到居民健康需求,将研发的“副线”成果转化为基因检验测试产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另一方面能将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及时来更新迭代到生产线上,创新一项应用一项,快速形成“研发—投产—市场”的闭环。此外,凭借高效的经营管理架构,非公有制企业更便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径。正因如此,非公有制企业能够说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层次地融合、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壁垒的关键角色。
科技创新能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产业创新能为科技成果提供应用场景,但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长期存在。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而言,推动两者融合,不仅是通过技术突破占领市场的内在需求,更是降低市场整体成本、提升产业链韧性、避免“卡脖子”风险、抢占新兴领域制高点的责任担当。
由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经历研发、中试、投产、推广等多个环节,非公有制企业背负着创新投入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面临高投入、长周期、高失败率的矛盾。新药研发需要耗时10年时间、耗资10亿美元的“双十定律”,产品有尖端技术但商业模式不成熟,数十年研究所得却未跟上市场变化……这些困难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比比皆是,更不用说融资问题、人才短缺等非公有制企业常见难处,都影响其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层次地融合进程。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空前,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着力优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安排资金奖补降低企业试错成本,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方面的待遇更加平等。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正处于爆发前夜,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化都有广阔空间,院校、企业等创新热情饱满,正是黏合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
民营企业要将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两张皮”变成“两头甜”,重点需要打造创新生态圈,通过开放生态吸引更多主体参与进来。比如,开源的DeepSeek推动大模型技术从“奢侈品”向“日用品”转变,多方受益就有多方共建,实现科研界与产业界共赢;华为从技术赋能到能力外溢,带动更大范围的科研院所、公司参与产业链协同,聚集各方智慧将创新成果推向国际。此外,还要精选创新方向,选择合作前景好、市场空间大的领域深耕,对于人才、资金等难题,则要热情参加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利用长期资金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层次地融合,是非公有制企业从“跟随者”迈向“引领者”的必由路径。期待在政策东风与技术浪潮的双重推动下,非公有制企业以更开放的姿态整合资源、展开合作,以更长远的眼光布局未来。
近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通过“我给两会捎句话”给人民网网友回信,信中表示,过去一年,大家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积极留言,为气象高水平发展建言献策。希望我们大家继续关心关注气象工作,对气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多提意见、多出主意。…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栗翘楚)首提“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仍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产业升级有新进展”“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有新提升”等表述,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的真实写照。…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